GY3《观影说多维实相》之影评荟萃-第三册(29-38)-20250313

细雨和群友

Book 31 of GY 观影说多维实相

Language: Chinese

Publisher: 细雨社

Published: Apr 8, 2023

Description:

GY3-29    美丽心灵

 GY3-30    《雨人》

 GY3-31    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

 GY3-32    《怪兽电力公司

 GY3-33    《霍顿与无名氏

 GY3-34    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

 GY3-35    《她》

 GY3-36    《机器的脉动

 GY3-37    《和平战士

 GY3-38    《天能》

给第三册的读者

看着大家高质量的观后感,很欣慰感动。

这一年多的努力,已经开花结果。

透过故事表面的脉络,每个人获得了自己的领悟,在心灵的共鸣间,在被浓缩的故事中,体会着一场场黄粱梦。

透过解离的视角,看到困难、喜悦、离别、聚会间的用心良苦。

在泪目中,在心颤里,在哽咽时,荡涤着心魂杂质。让心柔软而坚韧,让情至诚而透彻,让自身温暖而开放,让爱在神魂间荡漾成无所求的赤诚共鸣。

人生苦短而艰辛,没谁是来享福的,但也不是来遭罪的。没有什么道理可武断地评判是非善恶,每个人都只活在自己的实相里,因此有了片面的种种误会。

其实真的有所谓的对错吗?

故事依赖遮遮掩掩的转折来锤炼神魂,百炼成钢的捶打下,火花四溅时,是被敲打的痛苦,还是有可能成才的喜悦?

或许结果很重要,但过程中哪一步的灼烧、捶打、淬火是可乱了步数的呢?

父母、爱人、孩子、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、网友、冤家、好友、恩人、仇家、欢喜的与那厌弃的,谁不是我们人生路上,了悟心性、坐观天下的“先生”呢?

有些观众看过了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只是看了个热闹,打发了些许的寂寥;而有些观察者却能从中受益良多,把领悟凝练萃取出来,以便丰满自己的神智与认知。这其实就是我们来参与这人生经历的本意。

细雨 2023.1

GY3-29

美丽心灵的多重平行实相

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《美丽心灵》这部电影。电影于2001年上映,改编自一部传记文学作品:《美丽心灵:纳什传》,作者是西尔维亚·娜萨。

《纳什传》的内容积极正向,充满了励志的科学价值观,系统地按照科学界的需要梳理了一位伟大数学家的一生,为世人留下了符合现代世界科学发展观的一本励志教材。

这本著作从约翰·福布斯·纳什的童年开始讲起,当中提到了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求学经历、在兰德公司的工作经历、他的家庭,以及他与精神分裂症斗争的故事。这本著作将纳什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事件作为全书的结局。

电影《美丽心灵》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必要的演绎,把符合当时世界观的东西重点弘扬了出来,形成了真实人生平行版的平行版。当然,每一个被复刻的自我在被展开时都经历了艺术的再创造,以便符合出资方的具体要求。

在电影里和图书中,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妻子、一个与病魔抗争的英雄、一个励志的故事,一个符合当今三观的逻辑链线索的展开。我在这里不想对电影本身或这本书评论太多,有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对比着看。

我们今天来说说平行人生中那个我所知的纳什和他的一生。或许接下来我要讲述的这一版,就没有那么美丽了,甚至可以说是心酸的一生。

1.最大的成就与致命的稻草

1.1 最后的时刻,离奇的死亡

纳什夫妇往挪威领了阿贝尔奖*后,2015年5月23日回到美国纽瓦克国际机场。他们的航班被临时更改,导致在下午二时就抵达了机场,比原定早了五小时,导致预订的私人轿车没能来接他俩。

(*注:阿贝尔奖也被坊间称为“诺贝尔数学奖”。原因是:挪威政府为了弥补科学领域最高荣誉——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的遗憾,2002年创立以挪威著名数学家阿贝尔命名的“阿贝尔奖”,奖励全世界在数学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。)

于是他们决定搭乘计程车回家。就在回家的路上,在纽泽西收费高速公路南行方向发生了意外:在一处不可能发生事故的路段,在没有超速或违规驾驶的情况下,车子突然失控冲向路旁的水泥墩。当时是下午四时半左右,纳什夫妇都被抛出车外,当场不治身亡。

<img src="file:///C:/Users/ADMINI~1/AppData/Local/Temp/ksohtml19440/wps13.jpg" width="321" height="243" /> 

州警方调查后表示,司机Tarek没有任何不当驾驶,车辆状态良好,通过年审,但车子就是失控了。对这个导致两人死亡的交通事故,司机毫无责任,也不予追究责任。在惨烈的事故中司机没有受伤。

警方说,这对夫妇坐在后排没有系安全带。司机41岁,很有驾驶经验,来自纽约州布朗克斯,他没有受伤。他的前座乘客,69岁的阿纳斯塔西娅·里,同样来自布朗克斯,因颈部疼痛被送往普林斯顿医院。

<img src="file:///C:/Users/ADMINI~1/AppData/Local/Temp/ksohtml19440/wps14.png" width="378" height="257" /> 

车辆向前的冲击力,让科学家夫妻二人从后排冲破窗户飞了出去。虽然这并不符合物理惯力,但这是事实,事故就这样发生了。

1.2 委曲求全的科学家

时间轴,我们往前推:

2015年5月23日,纳什夫妇回到美国纽瓦克国际机场,计程车失控,结果撞上护栏。纳什夫妇都被抛出车外,当场不治身亡。

5月19日,他在挪威接受了阿贝尔奖。然后准备回家。

3月25日,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宣布授予他阿贝尔奖。

在3月25号到5月19号间,纳什曾拒绝领奖,并被约谈。大致原因是: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他的能力,而他的能力却被学术界封杀,他领奖时被要求不许说出任何不符合科学家身份的病态话语。

这让他感到很不舒服,他说: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“治愈”很多年了,并且学会了怎么说话才能让世人满意。

真的很少有谁在自身还在世的时候,在电影院的屏幕上看到自己的一生,纳什看到了;还看到了描写他一生的书——或许应该说,描写在他妻子眼中的他与他的世界的一本书。

在电影《美丽心灵》中扮演纳什的演员拉塞尔·克劳在Twitter对纳什离世表示震惊。他写道:“一对神仙眷侣。美丽的灵魂,美丽的心灵。”

是的,在世人眼里,透过书稿与电影,纳什的一生是辉煌的、成功的、有所成就的,还有美满的不离不弃的爱情、儿子学业有成,可谓妥妥的事业、名望、爱情、金钱样样令人羡慕,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。

他在世人眼中、在电影里、在书稿里、在妻子眼中的人生各不相同,那在他自己眼中,这一生又是怎样的呢?我们抛开电影与文学艺术的再加工,来看看纳什的人生是不是那么美丽、那么令人向往。

2.爱之深,恨之切